1、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知识百科全书/郝乐
索书号:Z126-49
本书涵盖了哲学思想、宗教神话、民俗礼仪、政治官职、兵革军事、经济贸易、学制科举、语言文学、史学常识、古典艺术、科学技术、国学典故等方面的国学知识。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知识。
2、 文化传统: “生命·实践”教育学命脉之系/袁德润 索书号K203/280
本书通过宏观的文化传承和微观的日常生活, 阐释中国文化传统的延传理路, 聚焦于文化传统在“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发展与实践变革中的具体呈现方式, 阐释“生命·实践”教育学生成逻辑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因素, 剖解“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中国实践、中国问题, 论证“生命·实践”教育学实践变革所形成的中国经验的独特性与合理性。
3、每天一堂传统文化课/墨非
索书号Z126/59
本书从国学经典 、书法绘画、乐舞戏剧、节日传统、民俗民风、建筑 雕刻、科学技术、衣冠服饰、礼节礼仪、民间习俗等 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择其 精要,取其所长,进行高度的浓缩,采用设问的方式 ,介绍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丰 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本书精选国学知识编辑成册,国学是指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涵盖了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国学精华,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很好的阅读。
4、传统学七讲/张立文
索书号G12/50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给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法律系、农经系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时的讲义。作者在书中考察了传统与文化、传统学与文化学的关系, 探讨了建构传统学的原则与方法, 追溯了传统发生、发展、破坏和重建的历史过程, 研究了传统结构中的价值观念系统、心理气质系统、知识系统和语言文字系统等要素, 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关系, 最后通过对传统的反思, 论述了创造和建构新传统的途径与意义。本书具有学术价值高、开拓性强等特点,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
5、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代文选 /黄朴民, 白效咏
索书号G12/7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刚毅中正篇、忠孝节烈篇、敦仁慕义篇、明礼诚信篇、 谦俭进取篇、谨恕能容篇等,作者选取其中经典名篇,略加注释,辅以解题,并作评析,企冀为广大读者接触与认知中华文化搭建津梁,收举重若轻之功,见纲举目张之效,在此基础上,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旨,感知古圣先贤的人生情怀、政治智慧、经济谋略和教育理念。
6、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张小荣, 雷根虎, 易宏军
索书号K203/234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中国古代宗教,中国古代教育等。
7、中国的人心与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朱建军
索书号K203/234
本书是朱建军教授以心理学的眼光来解读传统文化、以人心利弊来检阅传统文化的收获之作,中国传统文化被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解剖开来,“心理学家看文化,首先看的是人心”。 中国文化源流,道为其本,儒法影响最大;法家是支兴奋剂,效果显著,但伤身;儒家败坏后成为精神枷锁,仁爱之树上结着恶果累累。
8、中国传统文化——军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何静,韩怀仁
索书号G12/7
本书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智慧、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
索书号D2-0/223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本书收集的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围绕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10、中国大儒: 光耀万古/大鸟
索书号I25/1761
本书介绍了从隋唐五代至宋元,一代代光耀万古的儒学宗师,他们以致君尧舜的儒者情怀,死守善道的儒家本色,以人弘道的儒学旨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青灯古卷中写就华夏五千年辉煌夺目的灿烂文化。穿越千年时空,与儒学宗师并行,以耳聆听大师精深玄妙的儒学思想,用心感受大师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
优秀传统文化电子书推荐书目
(移动图书馆下载阅读)
1. 《白话道德经 译注与诠释》作者:老子著;古秋注释
内容简介:《道德经》既重自然和天道,也重人生与人事。它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来表现出对人生、人事的强烈关注,形成了以“自然无为、厚生自爱、知足知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功遂身退”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传统。本书通过“注释”、“译文”和“诠释”等几个板块对《道德经》进行深度解读,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其微言大义,和其在日常生活、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借鉴指导意义。
2.《白话菜根谭 译注与诠释》 作者:洪应明著;古秋注释
内容简介:《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3. 《礼记》
内容简介:《礼记》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典之一,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它浓缩了中国先秦礼制、礼仪文化精神,可谓我国古代关于制度文明的理论汇集,受到政治家、经学家的普遍重视,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生活。
4. 《中国饮食文化》作者:万建中著
内容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万建中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指出:“中国饮食与国泰民安、文学艺术、人生境界、宗教信仰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性。其魅力不仅在于食物本身,还表现为其具有无穷的文化和精神辐射力。”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何在?饮食与礼仪、饮食与科学、饮食与哲学、饮食与宗教、饮食与文学以及中西饮食比较等,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都有清晰的梳理和细致的阐述,使《中国饮食文化》成为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不可多得的全面、权威之作。
5. 《气度成就人生:曾国藩家书中的成功密码》 作者:杨立朋 王园园 编著
内容简介:对《曾国藩家书》中的良言妙语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提炼出其中最精华的部分,然后结合曾国藩个人的故事,古今中外其他名人的事例和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用喜闻乐见的语言,让生硬的说理更生动、形象,可读性更强。让读者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找到人生成功的密码,培养出自己非凡的气度,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6.《论语》
内容简介:《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的文化经典,是儒家开创者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历代社会政治均有深刻的影响,其中的许多伦理规范、道德要求及道德理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7. 《佛经的故事》作者:《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内容简介:《佛经的故事》在浩瀚繁复的佛经中精选了65则佛经故事,用浅显流畅的文字娓娓道来,并以现代的观点阐发佛理见解与生命感悟。阅读这些文字,可以对佛经故事中蕴藏的智慧有一较完整清晰的认知。
8. 《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清》作者:《图说中国历史》编委会 编
内容简介:白山黑水孕育了女真人的豪放和骁勇。一代枭雄努尔哈赤,身负家仇起兵。六十年后,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雄风席卷南北。建立政权,民族本色不改。削藩平叛、出兵西北、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功业泽被后世。市井繁华,国库充盈,文化昌盛,铸就百年盛世。这最后的王朝,放射出瑰丽的光芒。
9. 《中国通史》(上、下卷) 作者:《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内容简介:《中国通史》一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第三种方式,尽力减少主观的评价,把视野从稻米经济、王朝家族系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外患、儒家古典正统思想等传统方面扩展开来,把农业、科学、手工、文化、税收制度、法律制度、官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纳入到书中,把中国传统史书的帝王家谱性质向历史百科全书的性质转化。
10.《工匠精神 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作者:付守永 著
内容简介:《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主要讲的是工匠平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打工者焦躁、忧郁、惶恐,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工匠精神,是美国家族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是瑞士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